本帖最后由 緣來緣去 于 2023-2-22 08:37 編輯
梅隴停辦高中教育 是地方之大幸還是大不幸 ——為何要停辦海豐縣梅隴中學的高中教育(2) 陳治贈 2023年2月21日
近日,梅隴鎮民眾聯名,向中共海豐縣委、海豐縣人民政府呈送《請求書》,緊急吁請恢復海豐縣梅隴中學高中教育。
據史載:海豐縣梅隴中學的前身,是1942年創建的“海豐縣私立梅峰中學”。1952年下半年,轉為公辦,更名為“海豐縣第三中學”(今海豐中學為第一中學;汕尾中學為第二中學)。1958年秋,“海豐縣第三中學”遷入新校園(現校址),更名海豐縣梅隴中學,開始辦高中教育。為建設美麗家園和祖國繁榮昌盛輸送一批又一批的優秀人才,是聲名卓著的縣立完全中學。
據了解,2020年秋季,海豐縣梅隴中學高中教育被突然停辦。梅隴民眾、港澳同胞、海內外梅中校友紛紛吁請恢復梅隴中學高中教育。2021年春,中共梅隴鎮委、鎮府廣納民意,向中共海豐縣委、縣政府呈送恢復梅隴中學高中教育的請示無果。但民間吁請恢復梅隴中學高中教育的呼聲日盛,相關部門沒有回應。2023年春,汕尾市“兩會”召開,有政協委員提案,吁請恢復梅隴中學高中教育。梅隴民眾、港澳同胞、海內外梅中校友聞訊為之一振。吁請恢復梅隴中學高中教育的呼聲如潮洶涌,銳不可當。
地方教育的成敗,是地方文明的傳承,以及各項建設發展狀態的標志。教育資源分布不平衡,必然帶來地方發展的畸型?!袄^續停辦梅隴中學高中教育,可能將海豐縣倚重的副中心,飲譽海內外的廣東省中心鎮陷于萬刼不復。這個危險不是危言聳聽”,也絕非空穴來風。
今年征兵,梅隴鎮首現沒有梅隴中學高中畢業的適齡應征青年。堂堂人口大鎮,竟然缺乏本地培養的高中文化水平的兵源,這是不祥之兆,地方文明滑坡的信號。
筆者禁不住問一聲:停辦梅隴中學高中教育,是地方之大幸還是大不幸?。。。▓D為梅隴鎮民眾聯名《請求書》寄件憑證)
梅隴鎮民眾聯名《請求書》全文。 緊急恢復海豐縣梅隴中學高中教育 請 求 書
請求人:汕尾市海豐縣梅隴鎮廣大人民群眾
請求事項:2023年秋季恢復海豐縣梅隴中學高中教育
請求理由如下:
一、梅隴中學系遠近聞名的老牌完全中學,數十年來不辱使命,不負重托,高中教育卓有建樹,沒有被停辦的理由。
梅隴中學的前身是1942年初創建的“民辦梅峰初級中學”。1952年秋轉為公辦,更名為“海豐縣第三初級中學”。1958年秋,更名“海豐縣梅隴中學”,開始招收高中生設置高中教育,成為縣級完全中學。
歷年來,梅隴中學高中部在地方黨政、教育主管部門的領導下和社會各界人士的支持下,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。2001年12月被評為“海豐縣一級學?!?;2006年7月被評為“汕尾市一級學?!?; 2008年12月被評為“汕尾市普通高中教學水平優秀學?!?;2010年被汕尾市授予“高考進步獎”……。
梅隴中學輸送大批優秀學子到大學深造。其中:1961年袁華計同學考取北京大學;1963年陳炳忠同學考取清華大學;1997年楊世騰同學考取北京中醫藥大學。1983年劉澤勛同學海豐縣理科高考奪魁;2002年黃海平同學海豐縣高考理科名列第一……。
梅中高中部培育的人才輩出,黨政軍、科技文化、企業界等優秀人物數以萬計,是各行各業的中流砥柱。其中:有總參防化部原副部長黃旦群將軍,中國工程院陳克復院士,廣東省民族學院原院長馬世品,中國人民大學校董黃友權,海南省人大秘書長林澤峰,汕尾市政協原主席莫英群,香港工商總會會長、“丁屋大王”程練傳,中策資本集團董事局主席、著名企業家黃家武等優秀人物……。
二、2020年秋季停辦梅隴中學高中教育帶來的不良影響
1、傷害了梅隴人民、港澳同胞、海內外梅中校友的感情 辦學規模是地方文明的重要標志。梅隴是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文明古鎮,人杰地靈,鐘靈毓秀。重視教育是梅隴的優良傳統。數十年來,梅隴中學與梅隴人民同命運共甘苦,情義深厚。負有盛名的完全中學,未向人民代表和各界人士征詢建議,未經聽證和公吿公示等正當程序,突然停辦高中教育淪為初級中學,原因不明。傳統的地方文明被莫名其妙“腰斬”,歸屬感、持續性失落。梅隴人民無法接受,要求梅隴中學高中教育的呼聲四起,復辦高中部輿情民意從未停息。
2、與梅隴鎮獨特的社會地位不相匹配
梅隴是時下海豐縣副中心,飲譽海內外的廣東省中心鎮。鎮域總面積152.25平方公里,海岸線14公里,耕地面積6.3萬畝(其中水田面積5萬畝),山林面積12.6萬畝,水面面積6千多畝,糧食產量占全縣的1/4。是海豐縣的農業大鎮,素有海豐縣糧倉之稱。
梅隴鎮有5個工業園,541家工商企業(不含星羅棋布的家庭作坊),從業人數4萬余人。尤其是金銀首飾加工業名揚四海,全國每7件金銀首飾,梅隴制造占1/7。首飾產業環保集聚區脫穎而出,是梅隴金銀首飾加工業騰飛的標志。梅隴是海豐縣的工業大鎮,納稅重鎮,素有“中國首飾之都”的盛譽與海豐縣財庫之美譽。
梅隴鎮轄31個村委、8個社區,計有163個自然村,常住人口14萬余人。是海豐縣人口大鎮。也是海豐縣乃至汕尾市外流人口(家庭)最少,常住居民最為穩定的人口大鎮。
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鎮,有史以來的農業、工業、人口大鎮,被停辦高中教育,降為初級中學,留下梅隴的經濟愈發展,社會地位提升,竟然辦不起高中教育的不良負面。
3、民心思離不利于鄉村振興
梅隴鎮常住人口14萬人,小學至高中(7至18周歲)年齡段人數約為1.7萬人。受停辦高中的影響,民眾對地方教育的信心受損。不少家庭捨近求遠,紛紛送子女到縣城或汕尾市內其他私立學校求學。目前,梅隴鎮小學至初中學生人數僅為1.5萬人(其中:小學生1.1萬人,初中生近4000人)。據不完全統計,今年春季在市縣就讀小學或初中的梅隴籍學生超500人,就讀高中的近1500人。有的學校,梅隴生源占了約一半。小學至初中年齡段外流求學的趨向,有愈演愈烈之勢,再加之停辦高中教育,致人心浮動,思離梅隴者日增。留不住學生的環境就不是宜居環境,民心不穩,鄉村振興從何談起。
4、加重了基層群眾的經濟負擔和社會壓力
梅隴中學每年近1000人參加中考,約500人繼續讀高中,一半左右輟學。由于梅隴沒有辦高中,繼續讀高中的人擁到縣城或汕尾市其他私立學校就讀,增加了縣城完全中學的學位壓力,容易滋長買學位等不正之風。而且基本上都是高價生。高中每年毎生的僅學費、住宿費、伙食費需4萬元左右。普遍的務工家庭,有2個子女讀高價,壓力山大,如牛負重。負擔不起的家庭也只能讓子女輟學。輟學的少年容易產生逆反心理,一旦管教疏忽,容易走上歧途,對家庭和社會有百害而無一利,這更是我們不愿意看到的。梅隴鎮現3所中學都是初級中學,據統計,2023年初三畢業生 1200 多人,又面臨何去何從的艱難抉擇。相當部分家長及學生強烈請求能在本地就讀高中。
教育資源分布不平衡,必然帶來地方發展的畸型。繼續停辦梅隴中學高中教育,可能將海豐縣倚重的副中心,飲譽海內外的廣東省中心鎮陷于萬刼不復。這個危險不是危言聳聽。為地方可持續發展的長遠大計,為構筑宜居的生活環境,社會各界強烈吁請:2023年梅隴中學恢復高中部招生。
今年征兵,梅隴鎮沒有梅隴中學高中畢業的適齡青年應征。時不我待!伏望相關決策部門,尊重民情,傾聽民愿,公吿于2023年恢復梅隴中學高中部招生,以定民心。並做好師資配置,招生措施傾斜,以及社會獎學助教基金組織等各項工作,以息民怨,以慰眾望。
叩呈 中共海豐縣委 海豐縣人民政府
請求人:海豐縣梅隴鎮人民群眾(附簽名表) 聯系人:林秀存 梅隴中學退休老師 電 話:18927946309 2023年2月20日 附呈:海豐縣人大,海豐縣政協,中共梅隴鎮委、鎮政府
隨文附送首批《吁請恢復梅隴中學高中部簽名表》
|